《給教師建議》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4-04 18:05:49 讀后感 我要投稿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教師建議》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他有很多鮮明的教育觀點。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財富。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
他為孩子提的建議,其中的四條讓我記憶猶新:想有充裕的時間,就每天讀書;清晨6點開始一天的學習;周圍有書籍的海洋;丟掉明天再做。粗讀一遍之后讓我記得的是一百條建議之首反復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我們要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要充滿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
學生存在差異性,在教學中要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感,相同的時間,有的孩子五分成就而有的孩子三分就很了不起,針對這些差異教師要學會確立孩子的實力引導學生接近教學大綱水平。這種時候分層教學和作業(yè)非常有必要。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這樣學生也會在適合他的領域里快樂成長。
之后的多條建議中他都提到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以此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智力。小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孩子們建構(gòu)一個牢固的知識地基,讀寫成了最該關注的能力。要求教師也該多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自己成為一泉活水。讀到這里我感覺自己很慚愧,平時自己的閱讀量確實太少,今后我會固定每月的閱讀量,不斷給自己充電。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期待自己在荊棘中不斷進步前行,得到滿滿收獲。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2
讀完《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是:教師走進課堂不僅帶著"智力"、"體力"去,還得帶著"心"去,盡力忘"我",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年齡。
讀了這些,我恍然大悟,我才意識到我們平時上課也正是缺少這些呀,新課程給師生雙方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它要求孩子要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記憶、模仿的.過程變?yōu)橹鲃犹骄,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過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發(fā)生變化,教師不再告訴,不再包辦代替,教師成為孩子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
作者認為幸福分三層,第一層樓是物質(zhì)"生活保障",第二層是"藝術生活",而第三層則是"獨立思想"。而這三層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類將教師工作僅僅當作應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飯吃,這類教師不大可能有很大長進,他們平時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有錢的多干點,不給錢的少干些,甚至不干;上班最好晚點來,下班最好早點走。因為他們的精神生活這二、三層還沒建起來,所以他們活著未必真正幸福。第二類教師以教師工作為樂趣,他們覺得教書就是藝術。這類教師會把課盡量上得生動些、新穎些,他們和孩子有著影子般的感情,因為愛而無比幸福。第三類教師將教育工作當作思想的起點,在一生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探索,不停地追問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滿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經(jīng)常會有一些心得,經(jīng)常會求教于書本和理論,若干年后他們會成為專家,教書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對生命的一次次體驗,他會很幸福和滿足。
愿每一位教師朋友都能擁有幸福人生。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3
讀到第二十八條《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喜歡做的事》,發(fā)表一下感想吧。
讓我們來想一下,你教的學生有他喜歡做的事嗎?你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嗎?恐怕答案不會令人滿意,F(xiàn)在,我們的國家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不僅成人感到浮躁,這種氣氛也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常常不止一次聽到老師們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太難教了,不愛學習,太貪玩,而又玩不出什么名堂來?
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責任呢?你的心情平靜嗎?除了每天面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么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應該給以適當?shù)囊龑,畢竟他們?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
應該培養(yǎng)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蘇氏在這里給我們提了兩點建議:
一是閱讀。
(我們可以看出,在他的這么多的建議里,不止一次提到閱讀,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我想強調(diào)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對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學好的發(fā)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
然后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4
利用空閑時間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收獲居然不小。
書中提到了教師要學會贊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贊美和賞識他人體現(xiàn)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著自己的人格;贊美他人體現(xiàn)了一種美德。
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jié)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yǎng)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chuàng)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之贊美!
我們的學生年齡雖小,內(nèi)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贊美,需要教師發(fā)自肺腑的真誠贊美賞識,愿學生在教師們的贊美和賞識中長大,愿老師們在贊美之中成熟、優(yōu)秀。
教師要有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jié)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yè)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人”、“稱職的員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職業(yè)”教師職業(yè)的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5
民間教育學常說:復習是學習之母?墒,善良的母親常常變成兇狠的后娘。
臨近期末,復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只是對本學期的`歸納、概括和應用,更是知識重組,也是學習新知識。所要搞好復習、上好復習課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復習時,我往往會“找不著北”,東一椰頭西一棒槌,要么把復習課當成新授課重復一遍又一遍,要么把復習課變成習題課,讓孩子反復的做,大搞題海戰(zhàn)術。結(jié)果,復習沒有效果。不僅違反了教育規(guī)律,還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讓學生一聽說是復習課反而產(chǎn)生厭惡心理。怎樣才能讓復習變得有趣、有效呢?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建議考慮學科的具體特點——應當教給學生從教材中解脫出來,即放過細節(jié),抓住要點。在開展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綜合復習法。就是找準一個復習點,給孩子們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借助這個知識點去思考延伸更多的知識點。同時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習慣,讓學生在課本的留白處標記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并且總結(jié)出來,這樣把重點抽象出來,既減輕了學生復習的負擔,又提升了學生的復習效率。
復習是一個學期的總結(jié),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重視復習過程,提升復習效率,反思自己的復習方法,多參研教材,找準復習的重難點,減輕孩子的復習負擔,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復習真正有效!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6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第75條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中提到教師要有學習的愿望,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明白智力活動的奧秘的志向,只有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達教育技巧的頂峰即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的境界。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簡單而又極其復雜的教育秘訣。
這個秘訣就是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透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zhì)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我是一位勤奮的腦力勞動者,是祖國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兒女,是一個有著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斷取得進步的完美的人。我認為這個秘訣十分重要。我們完全應當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那種只要帶領孩子去玩,和孩子們一齊分享快樂就行了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要建立與孩子間的真正友誼,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智慧,我們的信心和我們的情操去鼓勵孩子的行為和情感。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偉大的友誼,教師務必付出巨大的精神財富。
要想建立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梁,我們的教師務必付出真誠的、真心的`愛。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愛,而教師對學生的愛則更加高尚。這種愛集中地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蘊含著更加廣泛的社會好處,這種愛,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贏得學生的依靠,使學生樂于理解教誨,收到其最佳的教育效果。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7
“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學生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jīng)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
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者,學習是唯一的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學習是人深層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精神漫游。學習是辛苦的,但更是快樂的,是一種用努力釀造的快樂。
學習是一種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內(nèi)省與自察。伴隨著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悅在心頭升起,浮蕩的靈魂也漸漸歸于平靜,讓自己始終保持著一份純凈而又向上的心態(tài),不失信心地契入現(xiàn)實,介入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
學習能夠拯救我們自己。我們通過學習,讓知識活化成了諸多良好的品質(zhì):個性、修養(yǎng)、風度、氣質(zhì)、幽默感,對人尊重的態(tài)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這就是教者的魅力所在。最終,因為學習,我們勝任著我們的工作,我們將學習與工作合為一體,我們實現(xiàn)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這是本人在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等專著之后的所思、所悟、所得。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8
現(xiàn)任班級中一名學生馬劍豪,上課不參與學習,回家不做作業(yè),熱衷電腦,思維能力較好,自稱很懶,不想學習。我與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細致入微的觀察、耐心地一對一地陪做作業(yè),溝通對一些事件的想法等,教育產(chǎn)生了一定的效果。能主動要求老師放學后留下來教他學習,改變以往對待學習的冷漠的態(tài)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要關注每一個個體,賞識每個孩子,特別是弱勢群體。
因為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我們應該摒棄冷眼和偏見,用真情去澆灌,用愛心去培育。真正的愛是不必聲張的,我們只要給他們多一份關愛,給他們多一些陽光,多一個笑臉。平時及時發(fā)現(xiàn),準確把握每個后進生的優(yōu)點,使他的優(yōu)點得以升華、特長得到發(fā)展,使他們感到“我也有比別人強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我們還要善于給他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和空間,正確地加以引導,讓他獲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變后進面貌的可能。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我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9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系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_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說一句:讀書吧,朋友!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0
我認為對每一位英語學習者來說,朗讀和背誦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初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和背誦是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有效途徑,也是必經(jīng)之路。朗讀和背誦也是克服當前中國學生的"啞巴英語"的有效途徑。更為重要的是朗讀和背誦還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第一通過朗讀和背誦,可以積累大量實用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可以擴大視野,在腦子里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法。
第二通過大量的朗讀和背誦可以培養(yǎng)語感。語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讀"這種最基本的實踐方式。朗讀是訓練語感的好方法,讓學生反復朗讀甚至背誦作品,特別是精彩段落和句子。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語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受益匪淺。比如有一道填空題,你甚至不知道這個句子的具體意義,你卻能說出該填什么詞,這就是你的`語感。這樣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
第三,堅持不懈的朗讀和背誦也是訓練語言、語調(diào)、語流和連貫性、流暢性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有助于改進語音。通過朗讀,尤其是模仿正確、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可以糾正和訓練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掌握說英語的種種技巧,如連讀、失去爆破、同化、重讀、弱讀等,從而迅速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
因此,在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朗讀和背誦。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1
本周學習《給教師的建議》第78條: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很有感觸!
小孩剛出世,都是一張白紙。是誰在一些白紙上書寫了“差生”的一筆呢?都說關于“差生”形成是由于學校、家庭、社會造成的,者應該擔負責任。但是“差生”的這一帽子一般都是由老師有意無意間給戴上。就如文中的女教師一樣對工作我們不能說她不認真負責,但她是個合格的老師嗎?我表示質(zhì)疑!
確實生活中也不乏有這樣的`教師他能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但方法簡單生硬,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或者孤立、歧視,或者體罰,或者向家長或?qū)W校告狀之類的生硬簡單的辦法來教育孩子,導致的后果就是一個個早期的巴甫里克!我想說的是巴甫里克是幸運的,畢竟后來他遇到了那位植物學教師,如果不是這位老師的話,他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怎樣呢?
一直以來都認為小學的孩子可塑性是最大的,因為他們畢竟還小,性格還在形成期,行為習慣還可以糾正!期間教師起的作用致關重要。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的說法,孩子在家不聽父母的,可老師的一句話他就當圣旨去做!雖有夸張,但足見我們教師對孩子的言行起到的作用也可想而知了!當教師將“差生”的帽子帶在某孩子頭上時,很容易導致這學生把暫時的不良看成是自己的習慣化行為:我很差,很笨!從而降低了自我上進的動機,隨之而來的極有可能的是自我放棄了。
給孩子貼上“差生”標簽是一種極不恰當?shù)慕逃绞!作為教師該學一學那位植物學老師!從激勵入手,讓他們感到溫暖,樹立起信心,抬起頭來走路。用“激勵”的措施來轉(zhuǎn)化所謂“差生”!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2
“本書無害,不妨一讀”是本書的作者“另類校長”鄭杰向讀者推薦此書的理由。說實話,我是很頭疼讀教育類書刊的,因為多數(shù)時候我們讀到的是一些永遠“正確的廢話”。然而,隨手翻了幾篇之后,開始相信本書確實不妨一讀。
我這個人好讀書不求甚解,純理論性的書籍我很難耐心地讀完。因此,平時手頭放置的有關教育的書刊也多是《班主任兵法》《李鎮(zhèn)西和他的學生們》等這樣一些蘊含理論的故事性書籍,讀起來津津有味,又發(fā)人深省。出于這個原因,《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放在案頭很長時間都沒有去翻開看一眼的沖動。然而,一旦翻開便丟不下。的確,這本書沒有多少趣味性可言,但是從中發(fā)現(xiàn)的卻是更深一層的東西:思想的獨立與深邃。
從“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教師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到“教師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yè)”我們看到的是作者首先是把教師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來看待的。教師關注的不僅是學生,還有自身的生命質(zhì)量與人生幸福等問題,其觀點新銳而獨特,令人耳目一新。鄭杰說出了許多教師想說卻不知怎么說或者知道怎么說,一開口卻變了味的話。
真正的影響就是在偶然的不經(jīng)意間的閱讀過程中自動產(chǎn)生的,尤其是我們當教師的在聽慣了各種各樣講臺上,主席臺上滔滔不絕的說教之后,在難得的清閑之中,對不經(jīng)意間的一點心靈的萌動,會覺得是那么珍貴,因為這其中的每個字的誕生都是出于真誠。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3
我們平時常常提出要提高學生的腦力勞動,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思考來獲取知識,這種觀點是非常正確的,我想起了自己的經(jīng)歷。比方說學習自行車或者游泳,盡管別人把所有的原理都教給了我,但是當時我還是一點進步都沒有,但是一個偶爾的靈感和體會,就使我一下子學會了這些技能。也許會說我是無師自通,但是我知道這都是通過自己的動腦和親自實踐才學會的。我們的教學也常常會發(fā)生這些事情,明明給學生詳細的解說、細致的分析,可是該讓學生展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很失望,看著當時拼命點頭的學生,現(xiàn)在都一個個低下了自信的頭。上臺解說也是吱吱嗚嗚,斷斷續(xù)續(xù)的,這時候的我們才知道原來剛才費了好大功夫,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接下來就對著學生大發(fā)脾氣,倒霉的還是學生。所以太詳盡的向?qū)W生傳授知識,反而是吃力不討好。
特別是概念性的知識點,如果讓學生死記硬背,效果更差。任何知識點如果不是建立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一味的傳輸是徒勞無意的。比方說音樂中的連線作用,單單從概念上講解,學生怎么都理解不了,可是當我舉了幾個例子,運用生動的事例,并給學生相應的練習,讓學生在思考中完成對概念的理解。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就能掌握的很好。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會這樣,通過理解和思考才能真正的掌握技能。在我讀書的時候,對于某個數(shù)學概念一直不能理解,對老師的一味講解甚至覺得有很大的壓力,我想這也是所有學生的心態(tài)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激發(fā)學生的腦力勞動,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一個學習的主人!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4
初讀這本書,感覺作者是個樸實謙和的人,前面的序言作者把自己放的很低,說自己寫此書不會是出于惡意,不妨讀讀,是一本無害的書。然后謙稱自己是一個沒有資格給老師提什么建議的人,但從這字字句句中我更能讀出鄭杰的一片赤子之心。他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字是不真誠的,他把自己放在一個善意的幫助者和溝通者的角度上,自然文章就多了情感,少了說教。
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鄭杰更是深諳此道。為了能“奢望”給讀者一點點影響,鄭杰自表家門,陳述了自己從業(yè)經(jīng)歷及建校根基:一是困難中的學校如何生存;二是這樣的學校中的人們的生命質(zhì)量如何;三是尋找到幫助學校和學校中所有人擺脫困境的原創(chuàng)力在哪兒。從他關注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第一條決定了他要做一個放低姿態(tài)、服務社會、多做實事的人;第二條決定了他是一個尊重生命、敬畏知識真理,關注師生需求以人為本的人;第三條決定了他是一個注重構(gòu)建校園文化底蘊,喚醒人們靈魂,從精神層面激活人們尋求幸福的原動力得人。
這樣一個人文、低調(diào)、謙遜的`校長,他的書也處處說到人的心坎上,許多東西感覺似曾相識,或是又得到了一次印證,似乎在與一位老友暢談,有點他鄉(xiāng)遇故交的感受。
本來我也不敢寫些評論他人的話,正是基于作者是一個真誠的人,一個懂得尊重和敬畏的人,是一個有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的人,我在這里也發(fā)自肺腑的妄談自己的感受,也保證沒有一個字是不真誠的,這篇小文如果有緣奢望被鄭杰校長看到,相信一定不會被人腹誹的。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15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議中不止一次地論述過“手”對于一個人思維的促進關系,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后感(朱育文)。在第28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即給我們指出:兒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條“動手和智慧”中,蘇霍姆林斯基進一步闡述了他關于勞動促進智育的觀點。
在這一條建議里,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動手的勞動,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當然,他在這里的動手可不是一般的、隨便的勞動,就像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一樣,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與動腦的動手勞動,對思維的促進是沒有什么幫助的“他們的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fā)出體力勞動能量的器官,而遠非一種創(chuàng)造的工具” 針對許多老師(包括家長)總擔心孩子從事勞動而耽誤了寶貴學習時間的情況,他說:雙手無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干一樣,這兩種做法對于少年的智力發(fā)展是同樣有害的。他說,在人的大腦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創(chuàng)造性的區(qū)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jié)合起來,就能激發(fā)這些區(qū)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jié)合,那么大離的這些區(qū)域就處理沉睡狀態(tài)。在間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qū)域的活力激發(fā)起來,那么它們就永遠不會覺醒了。為此,他主張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通過孩子們動手,使他們了解了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鍛煉了他們的思維,發(fā)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推測能力。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2-17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1-14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9-01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2-07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04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12-13
讀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2-17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范文04-07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范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