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邏輯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11-26 07:00:5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失敗的邏輯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失敗的邏輯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失敗的邏輯》作者迪特里希。德爾納,認知行為領域的一位權威,1986年度德國最高科學獎萊布尼茲獎獲得者。已出版《問題解決中的認知結構》等專著。
在電力行業(yè)中,對風險點、危險源都有著明確的預控措施。工程開工前都會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工程結束時都要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那為什么還會出現人身、電網或設事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又為什么會發(fā)生。
書中通過一款游戲的數據,來解釋了原因。
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人類思維過程緩慢,特別是對于未知現實所需要的思維活動太慢,不能同時處理許多不同信息。
我認同這個原因,但我解釋的角度與書中不同。從《心理學與生活》中得知,人類有常見的三種判斷模式:
一、可用性啟發(fā)法。(讓判斷基于記憶中易于使用的信息。在兩種場合下會出現麻煩:①記憶過程產生了一種帶有偏向的信息樣本②儲存的記憶中的信息不精確。)
二、代表性啟發(fā)。(法如果一個東西具有一個范疇成員的典型特點,那么,他事實上是那個范疇的成員。)
三、錨定法。(從一個起始值開始做不充分的調整――或者向上,或者向下,人們的判斷過分穩(wěn)固地"錨定"在最初的猜測上。)
前兩種思維定勢特征,有時候會成為錯誤來源而渾然不知。不考慮副作用、長期影響的規(guī)劃、環(huán)境因素等。
例如《東京本屋》中,作為一名選書師,在一家動漫公司如何布置圖書。按照日常思維肯定是擺放與動漫相關的書籍,比如:最熱門的動漫排名,動漫發(fā)展史,繪畫技巧,攝影技巧等。而事實是,選書師,通過與公司內部員工的溝通,了解到的訊息與這種判斷,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員工常時間的坐在座位上辦公,產生許多職業(yè)病。員工更需要如何維護保護頸椎、腰椎等的書。員工有時會加班,需要周圍的飲食介紹,以便于能找到美食極點五臟六腑的書。第三才是與動漫相關的專業(yè)書。
第二個原因,來自認知過程領域之外。也就是心理學上的"可控制感",自我保護的成就感。
我感覺可以用如下方法解釋。
而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面對事物的認知,短時間內做出的判斷大部分都采用的是錨定法。這是人類進化,節(jié)省腦部消耗,所采取的保護措施。而這種判斷模式往往不準確。
第三個原因,人類記憶可能有一個很大的容量,但是它的"流入容量"較小。吸收新材料的速度慢。
這個就是腦開發(fā)的事,就不在做討論。
第四個原因,我們不考慮不存在的問題,我們是當前的俘虜。
一樣參考代表性啟發(fā)判斷,人類判斷時,會把某個事物歸于某一類,借鑒以往的處理經驗進行判斷,而現實是會有五花八門的背景或條件,所以你又錯了。
到這,書中已經把原因分析完了,但我認為,在思考日常問題有個因素永遠不可少,那就是人性。書中有提及但沒有展開分析。
舉例來說吧,還是《日本本屋》中,選書師選書。在醫(yī)院你擺放什么書?其中要擺放,美麗的旅游攝影集,讓人心胸開闊,心情放松。理由是,病者家屬,照顧病人已經很累了,再看耗費心力的文字書,明顯不合時宜。
那德爾納又提出了那些解決辦法,可惜的是只是寥寥數語,一帶而過。
一、必須把目標講清楚,都知道應該如此,卻很少能夠做到。
理由前面有講,訂立合理的目標本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考慮到目標中各個因素間的影響關系。
二、不能一次實現所有目標,不同的目標可能彼此相互矛盾,要采取折中方案。
三、必須設定工作的優(yōu)先級,但有時候需要改變優(yōu)先順序。
四、當對待一個已知結構時,應該形成系統(tǒng)的模型,必須預測副作用和長遠影響。
五、收集信息不過分詳細,也不草草了事。學到何時繼續(xù)收集信息而何時停止。
而我還想說的是,不要排斥你不感興趣的課題或書目,只有不斷的增長見識,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不斷的構架正確的思維模式,不斷的奔赴現場調查實際情況,你才會在你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會管中窺豹,人云亦云,夜郎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