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習俗作文
更新時間:2023-08-08 16:16:48 節(jié)日習俗 我要投稿
春節(jié)習俗作文6篇【推薦】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jié)習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1
春節(jié)快到了,大家也都回家探望家人并吃一頓快快樂樂的年夜飯,而我也匆匆的,回家去看看奶奶爺爺。
春節(jié)的那天中午,大家喜聚一堂,準備吃年夜飯,大家都坐在椅子上聊,天南地北的事,突然,一陣啪啪聲響過,這可把我嚇了一跳,哦,原來是爺爺放鞭炮了。這時就正式開始吃飯了。桌上的.菜不計其數(shù),而且每個菜都很美味,大家之間變得更親切起來,而我吃飽了飯,準備跟我的小伙伴兒去玩兒鞭炮。我們買了幾盒,準備放,“呲——”鞭炮被劃響了,“轟”一聲巨響,震耳欲聾。我們一直玩到天黑為止。我們剛才回去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里面的節(jié)目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大家也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這時,我最期待的時候到了那就是收壓歲錢的時候,收爺爺一個,奶奶一個,舅舅一個……?偹惆镜绞c了。午夜的煙花馬上就要發(fā)射了。“轟”第一個禮炮打響了,緊接著又有許多炮都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每一家的屋檐上掛滿了燈籠,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和到十二點,真沒白費,真是太壯觀了……
怎么樣?這就是我家的春節(jié)蠻熱鬧的吧!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2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jié)終于在我們的期待中,風風火火地趕來了。說起春節(jié),放鞭炮、掛燈籠、貼對聯(lián)、團圓飯等這些習俗當然一個也不能少。
放鞭炮是人們談起春節(jié)最先想到的習俗,每年除夕夜,我都會扒在窗臺上看煙花。窗外五彩繽紛的煙花,如鋼水四濺,似麥浪滾滾,時而金雨陣陣,時而銀花朵朵,有的恰似鴻雁飛舞,有點宛如孔雀開屏。每當這時,我的`眼睛就會應接不暇,這邊的禮花還沒放完,那邊的沖天炮已竄出炮筒;這邊的一樹梨花還沒噴完,那邊長鞭的引線已經點燃……
春節(jié)的習俗還多著呢,看!那邊門廊上紅彤彤的是什么?這是春節(jié)的又一大習俗——掛燈籠。過年時家家都會掛上紅燈籠,大大的福字喜慶團圓,在漆黑的夜里,增添星星般的美麗。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贝竽耆敲考颐繎糍N對聯(lián)的日子,這對聯(lián)的講究可多了,要符合字數(shù)相等,斷句一致,詞性相對,位置相同等要求。“風搖竹影有聲話,雨打梅花無字詩”,“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對聯(lián)在平仄之間體現(xiàn)藝術的魅力。
源遠流長的春節(jié)習俗,需要我們去傳遞;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需要我們去傳承。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3
春節(jié),是農歷的歲首,春節(jié)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jié)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xiàn)。自西漢以來,春節(jié)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春節(jié)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顒,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顒有问截S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春節(jié)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4
明天就是春節(jié)了,我非常高興,想著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香噴噴的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里想的`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愛的玩具
春節(jié)的早上,我第一個從床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后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么早,也不甘落后,從床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也陸續(xù)地起床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么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說:“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蔽覀兌挤浅Y澩。
決定做什么以后,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面,我燒水。我們干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著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還個個難看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說:“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么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lián)P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么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里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里,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的。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jié)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jié)!
點評:文章雖然語言樸實,但是文章把包餃子的過程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讀了文章,能深深感受到其樂融融的氛圍,快樂>幸福不就是這么簡單嗎?
指導老師 吳以如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5
承德
承德一帶的春節(jié)實際上是從臘月開始的。臘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戶戶均要熬粥,稱臘八粥,一來紀念釋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來喜慶五俗谷豐登,這天市場上開始上市年畫、爆竹、肉類等。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掃庭院,這一天被稱為"過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擺酒宴,祭灶王爺。臘月二十五開始張貼春聯(lián),喜慶氣氛越來越濃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團圓飯、包水餃,備冷拼,到凌晨12點時,鞭炮齊響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大年初一互相拜年,共歡同樂,初二請姑爺、姑娘回門、初三會親家,初四會朋友,初五春節(jié)高潮結束。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也稱元宵節(jié),人們耍龍燈、舞秧歌、踩高蹺、玩獅子、晝夜盡歡。正月十六以后,各行各業(yè)開始按部就班,恢復營業(yè),春節(jié)至此結束。
邯鄲——除夕扔愁帽
古趙京都邯鄲,在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著一種奇異的風俗扔愁帽。
扔愁帽,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和戶的大人、孩子,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墻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靈火”時燒掉。老人說,這樣做,可以扔掉一年的舊愁,迎來一年的新喜。
相傳,這一習俗,起自戰(zhàn)國末年。秦始皇打敗齊、楚等國,派大將章邯出兵趙國。趙國軍民堅守陣地,英勇抵抗,給秦軍以重大創(chuàng)傷。秦將章邯大怒,攻破趙國都城邯鄲后,對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婦孺,房不分官商民賈,大肆燒殺擄掠。趙國人為了逃避秦軍的殺戮,上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離鄉(xiāng),四出逃亡。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趙國人不忘亡國的奇恥大辱,每當夜深人靜,就紛紛把秦王規(guī)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時的邯鄲已在秦的.統(tǒng)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橫遭殺戮。從此,趙國人對秦王更加怨恨。他們?yōu)榱吮苊鉄o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lián)Q舊為名,把頭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說是驅趕一年的晦氣,扔舊愁、迎新喜。官府也就無可奈何了.
久習成俗后來,秦國雖已滅亡,邯鄲人并沒改變習慣,把它作為一種地方風俗,稱之為“扔愁帽”,流傳至今。不過,今人扔帽,已沒有當年的憂愁,而是把它當作一件應景的樂事了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6
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庇终f:“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鄙虾Ef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jù)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蛴忠晕迓飞駥崬槲迨ド瘢蛟晃逋ㄉ,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yōu)樨斏,是因商業(yè)的發(fā)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于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并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并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fā)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jié)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春節(jié)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2-13
春節(jié)習俗作文06-12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04-19
春節(jié)習俗作文05-26
春節(jié)習俗作文(精選)07-05
[精選]春節(jié)習俗作文07-06
(精選)春節(jié)習俗作文07-06
【精選】春節(jié)習俗作文07-05
春節(jié)習俗作文(精選)07-05
春節(jié)習俗作文【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