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習俗》作文
更新時間:2023-08-17 07:10:01 節(jié)日習俗 我要投稿
-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推薦度:
- 春節(jié)習俗作文 推薦度:
- 春節(jié)的習俗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春節(jié)習俗》作文10篇(通用)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jié)習俗》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1
我國一年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節(jié)日,它就是古老的“春節(jié)”。千百年來,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如掃塵,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窗花,貼‘!,守歲,爆竹,拜年與春節(jié)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節(jié)的眾多風俗至今都代代相傳的。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原古時代就記載著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因為‘塵’與‘陳’是諧音,新春掃塵有除舊布新的涵義,用意是把一切貧窮,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地出門,人們寄托著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借掃塵的方法去整理全年來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開始。用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窗花,貼‘!值确绞絹砻枥L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烘托出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把福字倒著貼,意示著“福氣已到,幸福已到”。還有行行色色的年畫,窗花,春聯(lián)貼掛,期盼賜予福祿壽,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等待著辭舊迎新的'時刻,當五彩繽紛的爆竹遍地開花,四處響起的時候,新年走到我們眼前,人們都會穿得整齊漂亮,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賀。長輩們給晚輩分發(fā)壓歲錢,真是其樂融融,新年新氣象啊!春節(jié)還有不得不說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紅豆,寓示著一年紅紅火火;吃年糕,寓示著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湯圓,寓示著全家都團團圓圓。春節(jié)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趣味樂事也說不勝說,祝福寓意講不勝講。試問有誰不喜歡這傳統(tǒng)的春節(jié)呢?試問又有誰不想傳承這古老的習俗呢?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2
一年有許多個節(jié)日,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xiāng)桂林的春節(jié)和三月三歌節(jié)。
每當過年時,家家戶戶都飄著年味,處處張燈結(jié)彩。桂林過年時的習慣與其他地方雖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讓我感到格外新鮮的,就比如在年三十晚要養(yǎng)一條鯉魚,寓意“年年有余”。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比如逛廟會,在桂林有一個叫做庵堂廟的寺廟。但這廟會是徹徹底底的逛廟,不論是廟宇里還是廟宇外,都沒有小販擺攤賣東西。庵堂廟平日每月初一和十五才開張,廟宇里還有齋飯,可以求簽拜佛。每逢廟宇開張,信佛之人就一批一批的涌進廟里,求簽的求簽,問卦的問卦,好不熱鬧!
對于我來說,吸引力最大的還是桂林過年時的食品。
每到春節(jié)時期,家家戶戶都會擺上水糍粑,松糕和湯圓。我最喜歡的是湯圓。桂林湯圓與眾不同, 其個體稍小, 用上好糯米磨漿, 壓干成粉, 再和成團做皮, 以桂林特產(chǎn)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餡制成。煮湯圓可用黃糖或冰糖, 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雞蛋。這樣, 湯圓滑爽、營養(yǎng)豐富, 是小吃中的名品。我喜歡吃湯圓不僅是因為它用料精細,做工仔細,還因為它象征著一家“團團圓圓”的寓意。
除了春節(jié)特有的食品,風景,我還愛三月三歌節(jié)。
“三月三”,是壯族地區(qū)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jié)”,相傳是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jié)日。每年的這一天,廣西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的`歌節(jié),桂林當然也不例外,在桂林還有一個以劉三姐命名的歌舞團呢。這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jié)日。歌節(jié)一般每次持續(xù)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歌節(jié)期間,除傳統(tǒng)的歌圩活動外,還要舉辦搶花炮、拋繡球、碰彩蛋及演壯戲、舞彩龍、擂臺賽詩、放映電影、表演武術(shù)和雜技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這些活動不但可以培養(yǎng)情趣,還可以鍛煉智力,當?shù)厝硕紣蹍⒓舆@個活動。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絕于耳的嘹亮歌聲,寄托著人們對歌仙劉三姐的思念和對豐收、對愛情、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也愛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如果不是有那些特別的節(jié)日習俗點綴了我在家鄉(xiāng)的日子,我也不會有如此快樂的回憶!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3
在爺爺奶奶家的小鄉(xiāng)村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特別的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一早晨,小朋友們都會起個大早挨家挨戶地拜年,送上一句祝福,長輩們回贈我們一聲問候,一串鞭炮。每年的這一天我都能夠收到許許多多的鞭炮,然后盡情地燃放,在噼里啪啦的響聲中度過歡樂的一天。
今年我想過一個意義非凡的春節(jié),爸爸主張環(huán)保,不再燃放煙花炮竹,媽媽提倡健身,多做戶外運動鍛煉身體,經(jīng)過我們地不斷討論,最后一致敲定去爬西山。 西山是爺爺奶奶家對面的一座高山,雖然山路有些陡峭,但是景色宜人。那日天氣晴朗,春風溫柔,清晨的陽光灑在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我們迎著風,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踏上了前往山上的小徑。小路兩旁盡是翠綠的竹林和青色的茶園,爸爸說再過一個月竹筍就會探出小腦袋,茶樹也會抽出嫩綠的枝芽,這是村民最寶貴的財富。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只感覺這里的天空比別處更藍,空氣也格外清新,低頭俯視下面大半個村莊,我不禁想高歌一曲,以表達我滿心的愉悅。再走過一段小坡路就能看見坐落著只有七八戶人家的西山村了,剛一進村,一只可愛的小狗就跑過來,歡快地搖著尾巴用它獨特的方式迎接我們的到來。西山上的人們更是熱情,每到一戶人家都會泡上一杯清香的綠茶,端上各種美味的果盒,然后一個勁兒地往我口袋里塞糖果,安靜的小村莊也突然熱鬧了起來。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太陽公公已悄悄地親吻著西山的額頭,我們依依不舍地話別西山淳樸的人們,踏上了回家的小徑。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jié),既欣賞了沿途的美景又感受到了西山人民的熱情,這真是一次意外的收獲!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在渦陽,都說:“老子故里,道德之鄉(xiāng)!比绻銇淼竭@里,也會覺得名副其實。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風俗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我家鄉(xiāng)的大年三十別有一番風趣。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一家是非常清閑的',媽媽就去菜市場采購年貨,我呢也是在家里待著。等了許久后,媽媽回來了,買了那么多東西。晚上,開始包餃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然后就幫媽媽包餃子了,包好餃子后,我們便把包好的餃子先拿出一部分吃,再把那一大部分放進冰箱里。
吃過飯后,媽媽帶我去紫光公園看燈展了。我也非常的興奮。到了紫光公園,我看到那里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花燈使我眼花繚亂。它們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每一個花燈的樣子都是栩栩如生,在那里玩了一會就要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和那漂亮的花燈告了別。
大年初一時,我很早起了床,吃過早飯后,就可以要壓歲錢了。媽媽坐在板凳上,我給媽媽磕了頭拿到了壓歲錢。媽媽樂呵呵的,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因為我家親戚很多,所以到了親戚家里又拿到了許多壓歲錢,我也很開心,有那么多壓歲錢,我可以成為一個“小富翁”了。
正月十五時,是要吃元宵的,我們?nèi)易陔娨暸,吃著元宵看著元宵晚會,全家人團團圓圓的,我也特別開心的。過了元宵節(jié),春節(jié)才結(jié)束。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可真熱鬧,習俗也非常非常有趣豐富。因為現(xiàn)在的民俗、風俗逐漸被淡忘,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要記憶和傳承,不能讓民風習俗失傳。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5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貼春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春節(jié)貼“!弊郑俏覈耖g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shù),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煞,稱作“年關(guān)”,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guān)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6
據(jù)說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jù)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lǐng)。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tǒng)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zhàn)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zhèn)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7
農(nóng)歷新年是我國傳統(tǒng)上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香港也不例外。香港春節(jié),在習俗上和氣氛上既和大陸其他地區(qū)有共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
一、揮春取代春聯(lián)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nóng)歷新年時按傳統(tǒng)在家里貼春聯(lián)、年畫的了,而是在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用意和貼春聯(lián)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二、舞獅舞龍燈
新年市區(qū)街道很難看到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在一些新界鄉(xiāng)村、圍村中還可以看到。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nóng)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固定節(jié)目。
三、除夕逛花市
香港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jié)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里設(shè)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后的一大節(jié)目,就是逛花市了。農(nóng)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shè)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于晚飯后一家大小逛花市,買些年華回家。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jié)。
四、派利是收利是
香港農(nóng)歷新年,最開心的當然就是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jié)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袄恰痹瓰椤袄隆,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jié)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香港人會派很多利是,以十塊二十塊居多。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8
春節(jié)里,家家戶戶門口貼滿了春聯(lián),我不禁對春聯(lián)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忍不住向爸爸問這問那。爸爸靈機一動,給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任務(wù)采春聯(lián),想讓我親身感受一下春聯(lián)的奇妙。
家鄉(xiāng)的春聯(lián)真多啊!有四字聯(lián)、五字聯(lián)、六字聯(lián)、七字聯(lián),還有九字聯(lián)、十一字聯(lián)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對聯(lián)的內(nèi)容也五花八門,有寫春日美景的',有寫豐收喜悅的,有寫祈財送福的,也有頌揚時代新風的,真可說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
瞧,這邊門楣上寫了幅物華天寶,那邊門楣上對上一幅人杰地靈左邊門框出了幅上聯(lián)春風春雨春色,右邊門框則對了幅下聯(lián)新年新歲新景,對得多么工整啊!歲歲皆如意,年年盡平安說出了農(nóng)家渴望平安如意的心愿;人有鯤鵬志,國呈龍虎姿、國盛國昌憑國策,龍飛龍騰靠龍人道出了人們立志強國的心聲:喜看今春花千樹,更盼來年桔滿倉卻以白描的手法勾畫出了鄉(xiāng)村桔農(nóng)渴望豐收的情懷;處處紅花處處紅,重重綠樹綠重重則精妙地點寫出了山鄉(xiāng)的美景:玉兔歸時深慕人間春色美,金龍起處喜看華夏藍圖新一幅長聯(lián)更是說出了改革開放給農(nóng)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著一幅幅春聯(lián),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豪情滿懷,決心更要發(fā)憤讀書,將來為國爭光。正所謂華夏年年騰駿業(yè),新春歲歲展宏圖。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9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保闯蟹棚w帖之用。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時代發(fā)展、科技進步,拜年的“包裝”日漸更新?lián)Q代,但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tǒng)、拜年的習俗和在這傳統(tǒng)與習俗中蘊含的對親友的祝福、對新年的期望,并未隨著公元紀年數(shù)字的增加而減少、淡化。
在道賀中豐富春節(jié)習俗
“拜年”是通俗的講法,此外尚有“見節(jié)”、“賀正”、“賀歲”等雅稱。“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nèi)容。人們外出相遇時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若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祐年間,新年賀節(jié),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至今的春節(jié)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拜年與除夕夜的團圓飯一樣,是最能體現(xiàn)“年味”的春節(jié)習俗。在過去,家庭拜年順序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輩給長輩拜年,祝愿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新年后給親戚拜年,一般的規(guī)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在同學、同事、朋友、合作者、鄰里之間也要相互拜年。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正如古語所說,拜年“以聯(lián)年誼、以敦鄉(xiāng)情”。
宋歲朝圖:這幅宋人繪的歲朝圖,重在顯示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動。主人送往迎來,家中設(shè)酒待客,兒童在園內(nèi)燃放鞭炮煙花,大門上貼著門神,構(gòu)成了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
在禮規(guī)中實現(xiàn)人文教化
儀式所強調(diào)的是對同一血親的認同,而拜年正是從此開始。給家人拜年,對于重構(gòu)家族或家庭成員內(nèi)部的人際關(guān)系十分重要;給親朋好友、同事領(lǐng)導等拜年,顯然是在重新梳理親朋好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增強親密程度;還有些地區(qū)在正月初八之后要耍社火,人們都會扭著秧歌,踩著鼓點,到附近的村寨拜年,而這些活動的真正意圖,就是重建一個更為廣泛的社會關(guān)系。
民國春節(jié)拜年祭祖。正月初一清早,穿戴一新的晚輩要給家中的長輩(如父母、祖父母等)叩首拜年,以盡孝禮;長輩則端坐受禮,對未成年的晚輩還要給一些“壓歲錢”。
舊時,拜年是老北京人過春節(jié)很重要的一項活動。除自家慶賀外,親戚、朋友、同事、鄰里等從這一天起要互相拜年。
過去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jù)彼此的社會關(guān)系,大體可分四類:一是走親戚。進門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二是禮節(jié)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到了年禧,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喜發(fā)財”、“一順百順”。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民俗專家沈萍認為,年的文化屬性,除了辭舊迎新外,就是通過各種儀式重構(gòu)人際關(guān)系。晚輩給長輩拜年還包含著“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長輩對晚輩的愛通常是自然而然地傳遞,而晚輩缺乏回報長輩的人性自覺。拜年不但是提升親情密切度的民間禮規(guī),也是民間社會精神操練、人文教化、道德修養(yǎng)的自治活動。
在現(xiàn)代社會實現(xiàn)文化歸屬
辭舊迎新始終是過年也是拜年的主題、核心。拜年說的話、送的禮,甚至吃的東西,無不體現(xiàn)出對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此時人們心中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往的人際關(guān)系中產(chǎn)生的摩擦、不悅等,多會采取一種寬容、化解的態(tài)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拜年的現(xiàn)實意義集中地體現(xiàn)在調(diào)適人際關(guān)系方面?梢哉f,中國人憑借著新年中的各種拜年儀式,建立了友誼,增強了互信,完成了和諧社會的建設(shè)。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祈慶富認為,中國文化推崇含蓄,有些平日不便表達或不好意思表達的情感,均可借拜年之機抒發(fā)一下。人們抱一抱拳、拱一拱手、道一句“給您拜年”,一切都很簡單,事實上卻是一種儀式。在這種簡單的儀式中,平日里的誤會、不滿化作祝福、贊美,舒緩過往的矛盾,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边^年時人們更看重的是“情”。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常務(wù)理事蕭放認為,人是群居的社會動物,尋求文化的歸屬與心靈的安頓。奉祀家族祖先,親人聚會歡樂,人們的精神在親情的浸潤交融之中得以升華。今天是網(wǎng)絡(luò)化時代
《春節(jié)習俗》作文 篇10
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nèi)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mào)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庇终f:“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jù)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蛴忠晕迓飞駥崬槲迨ド瘢蛟晃逋ㄉ,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yōu)樨斏,是因商業(yè)的發(fā)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于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并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并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nèi)穢土掃到袋內(nèi),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fā)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jié)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guān)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春節(jié)習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12-13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精選】08-04
《春節(jié)習俗》作文[精選]08-04
(精選)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