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更新時間:2023-10-15 18:16:11 節(jié)日習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薦】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jù)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篇1
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春節(jié)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jié)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jié)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jié)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lián)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jié)日。春節(jié)的慶;顒樱瑥霓r(nóng)歷正月初一開始到農(nóng)歷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tǒng)一。今日我們所采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jīng)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歷代皇室慶祝“春節(jié)”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wěn)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jié)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lián),寫上吉祥聯(lián)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lián)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征吉利的
“春”“!钡葐巫之斪餮b飾品掛在門上或墻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聲聲三羊開泰羊群來 鞭炮陣陣萬馬齊喑馬兒過
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篇2
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nèi)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mào)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庇终f:“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鄙虾Ef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fā)財?shù)南M,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fā)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jù)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yōu)樨斏,是因商業(yè)的發(fā)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于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并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并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nèi)穢土掃到袋內(nèi),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fā)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jié)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xiāng)在江門,那里,每年春節(jié),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nóng)歷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
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家具、器皿、畫、春聯(lián)……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
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后,男的必新理發(fā),女的必“挽面”。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
春節(jié)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里還會吃團圓飯。
如果是晚農(nóng)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這樣才能年年好運氣。
農(nóng)歷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yōu)楸硎驹罹荒陙肀Wo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灶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灶。
說了這么多,也該說花市上了。
臨近春節(jié),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jù)說桃花能為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著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哎!不說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點水,自己查閱吧!我們江門可是有數(shù)不清的習俗哦!~~
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壓歲錢
春節(jié)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讓它化兇為吉。壓歲錢牽系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jié)日所需的東西。
現(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shù)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nèi)容。
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朝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lián)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聯(lián)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qū)、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qū)Α辟N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
貼窗花和倒貼“!弊
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jié)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寫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篇5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zhuǎn)眼間春節(jié)又到了,在春節(jié)里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lián)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lián)是對聯(lián)的一種,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名春聯(lián)。春聯(lián)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后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于桃木土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lián)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fā)展為春聯(lián),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jié)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著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jié)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jié)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jié)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fā)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著環(huán)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經(jīng)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后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zhèn)惡驅(qū)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qū)邪。春節(jié)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壓住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jié)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