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
更新時間:2023-10-29 10:48:13 心得體會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1
《三字經(jīng)》是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不可多得的讀物,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nèi)容包括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通過學習《三字經(jīng)》,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感到自豪,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學了《三字經(jīng)》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為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為坦白就猶如是誠實和勇敢的生成物質(zhì),我們要擁有良書,要有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覺得把《三字經(jīng)》融入到我們生活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fā)揚。對于一個集體或是一個團隊,更能夠體現(xiàn)出它的實力. 《三字經(jīng)》中有很多學習的`典故,生動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奮發(fā)努力,最終取得成就。俗話說人一輩子活到老學到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不僅是我們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們實現(xiàn)自我和自身價值的提高.學才能有所用,這是一個人價值觀的一個體現(xiàn)。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句給我的啟示是比較深的,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好的環(huán)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guān)重要的孟母確實是個英明偉大的母親,早在幾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遠。有如此孟母,才會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現(xiàn)在有很多當父母的雙雙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甚至有些放在親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處的環(huán)境也不好,就談不上要好好學習了.然而作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這方面,孟母真可謂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靶⌒⒅渭,中孝治企,大孝治國”,“百善孝為先”可見“孝”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給予你生命的父母,因為有了生命才會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傳頌至今。無論你活在多么優(yōu)越的條件中,或是你身處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都應(yīng)該盡心盡力的讓你的父母過得舒適一些,舒心一些。這是為人子女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用一句很通俗的話說,你孝順你的父母,那就是給你的子女做出榜樣,那么當你變老的那時候,你也會得到良好的照顧,這就是為什么孝道在我國傳承了幾千年依然不變的因果。
在生活中,經(jīng)常看到一些真實發(fā)生著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們和正常人有著不一樣的地方,應(yīng)該說他們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艱難得多。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一種精神,一種不屈的精神,他們甚至在處于這樣的條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們總是帶著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給予的一切,因為他們覺得他們雖然有別于其他人,但是卻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貴的東西,所以他們帶著這種感恩去努力,去奮斗,最終取得成功,在我們看來也許并沒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們卻很感謝,而且因為有這種感恩的心態(tài),他們不會去抱怨什么,所以他們也是快樂的。這是一種境界。更是每一個人都應(yīng)具備的一種精神 一種境界。更是每一個人都應(yīng)具備的一種精神二十四、相揖遜稱盛世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這些人都是因為知道了這些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才去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為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秘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希望與奮斗的結(jié)合,那么我們都會和平相處。
《三字經(jīng)》學習最后一課講的是禮儀,人與人初識,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們隨時都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著裝整齊儀態(tài)端莊,語言大方得體,能做到這一點,相信在外謀事也會事半功倍的。當然光是這些還遠遠不夠,一個人還應(yīng)該有良好的修養(yǎng),這就需要有豐厚的知識內(nèi)涵作后盾,大氣的處世作風,凡事點到為止、拿捏得當。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個社,意義深遠!
通過這次學習,的確是讓我獲益頗多,不僅僅是對《三字經(jīng)》本身的認識,也加深了我對教育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對我國的歷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處世為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念。
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2
你知道《三字經(jīng)》是怎樣的一本書嗎?它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古人的第一本書就是《三字經(jīng)》,這本書經(jīng)歷了多少滄海桑田,是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
《三字經(jīng)》以少兒啟蒙讀物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yōu)美的旋律凈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guān)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jīng),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彼囊馑季褪钦f:東漢時有個叫黃香的人,從小就非常孝順。他九歲時,常常在冬天父親還沒上床睡覺之前,自己先躺在冰冷的床上,把被子溫熱了才請父親睡覺。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涼了,才請父親歇息。讀到這里,我慚愧地想:我和黃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別呀,生活中的我,放學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wù)呀。爸爸媽媽平時既要上班,又要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多么辛苦呀!記得有一次,媽媽剛下班回來,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賴在紅木椅上,大聲喊:“你自己吧,大結(jié)局了。”說完,又賴在椅子上看電視。吃飯了,媽媽沒幫我拿碗筷,我也無可無奈,拖拖拉拉去拿。
《三字經(jīng)》的'經(jīng)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fā)芽。
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3
作為教師,熟讀經(jīng)典名著,大有裨益。所以在我首選《三字經(jīng)》一讀,圓了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人為伍的愿望。中國的啟蒙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眾多的啟蒙學經(jīng)典中,《三字經(jīng)》當居首位,是中國古代流傳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也是國學經(jīng)典中最為輝煌的篇章。
很小的時候,便從長輩的教導中略知《三字經(jīng)》的一些內(nèi)容,但沒有詳細研讀,也沒有機會研讀,F(xiàn)在為了充實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為了積累教學素材。業(yè)余時間研讀了《三字經(jīng)》,真是獲益匪淺。
《三字經(jīng)》含有大量歷史知識,概括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朝代更迭、帝王興廢,尤其勸學、勤學部分使用著名的.典故,使于兒童學習理解。《三字經(jīng)》還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它不受文字限制,以通俗的文字將中國文化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貫三才,三八經(jīng)史”。
作為啟蒙教育讀本,從形式上,《三字經(jīng)》是三個字一句的詩歌。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每句簡潔明了,含意深刻,又能讓我們一讀就懂,易讀、易記、易解。從內(nèi)容上,《三字經(jīng)》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道德常規(guī)、有歷史故事、有人生哲理等等。其中有激勵人們學習的典故,如頭懸梁、錐刺股,車胤囊螢,孫康映雪,告誡希望我們趁年輕的時候刻苦學習,長大成才,為國效力。作為教師,我比較欣賞這幾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古代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受環(huán)境、方法、時間、恒心的制約。我們現(xiàn)在條件這么優(yōu)越,一定要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我們要大力搞好學校文化的建設(shè)。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改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教師做好服務(wù)工作就好了。教不嚴,師之惰,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懶惰,注意研究新的教法,不怕苦,不怕麻煩,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我們應(yīng)該做到的。只有學好了,才知禮、義。
作為傳承人類文化知識的人民教師,應(yīng)自覺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養(yǎng),研讀經(jīng)典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通過學習,可以潛而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
作為一年語文教師,從自己學生機角度出發(fā),現(xiàn)在一年級孩子最為重要的就是多認字!度纸(jīng)》通篇千余字,熟讀成誦則無形中掌握了近千字,擴大了學生的識字量。并且可以利用它作為很好的德育教村,教育學生懂得人生道理,讓成長中的學生走正確的道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積累豐富的詞匯,在可以將來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更要激勵學生趁年輕時刻苦學習,長大成才,報效祖國。
歷史上許多有識之士,從小就身受《三字經(jīng)》的熏陶,博聞強記,長大后,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功底強,厚積薄發(fā)。于是,便出現(xiàn)了許多的飽學之士,愛國之士。他們?yōu)閭鞒兄腥A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文化,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業(yè)績。今天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更應(yīng)該了解歷史,借鑒歷史,取其精華,發(fā)揚光大。為人師,多讀一些經(jīng)典書籍,在教育后人中,就會多引經(jīng)據(jù)典,增加說服力,同時運用圣賢的智慧,教書育人。
學習三字經(jīng)心得體會4
《三字經(jīng)》是中國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自南宋以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全書三字一句,有兩句一韻,共有一千多字。所以,它也是部兒童識字課本,包括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jīng)》含有豐富的典故,知識性強,全書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是國學精粹中難得的啟蒙讀本。
《三字經(jīng)》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向近,習相遠。大意是人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間沒有多大差別。性情也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環(huán)境和教育的不同,習性便有了千差萬別。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這樣的,有些人長大后還象小孩子一樣善良了,有些人卻不是,這跟生活環(huán)境很重要,要是愛學習的同學交往,從小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品質(zhì),改掉不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還有一句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它的意思是剛采出來的`玉石,如果不經(jīng)過打磨,就成不了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努務(wù),就不能明白事理。不經(jīng)歷風雨,是見不到彩虹的,玉在沒有打磨之前,也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人也一樣,只有經(jīng)過磨煉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還有一句是這樣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五條準則,也是中國古人對人格的要求。這五常,不僅是古人所推崇的,也是現(xiàn)代人所要具備的素質(zhì)。
《三字經(jīng)》里每一句話的含義都非常深刻,是短短六個字的句話,可以讓我們領(lǐng)悟到很多大道理。我們要從此書里,學習前人的智慧,豐富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