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1-23 18:36:5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審判》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審判》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審判》讀后感1
初讀卡夫卡的《審判》是在法學院讀書時,為了完成作業(yè)草草翻了一遍,當時只覺得它語言太過簡練甚至平平無奇,許多細節(jié)描述讀起來十分恍惚——因為要不斷回看才會明白作者究竟想表達什么。除了語言上的特點,最大的感觸:疑惑、荒誕。從一開始主人公的被捕到面臨審判,始終無從得知他究竟犯了什么罪或者是否遭到了誣陷。書中的法院像是陰影籠罩在我們身邊,審判過程蒼白無力。然而就是這種看似荒誕詭異,閱讀中卻會引發(fā)我們思考:這樣的事真實存在嗎?作者正是通過這種事件反思、批判現(xiàn)實世界存在的種種不合理,用夸張和象征的手法、通過強烈的反差刺激直觀的感受!秾徟小分写嬖诘母黝惉F(xiàn)象越是不合理,越證明了現(xiàn)實社會所含的不合理的內(nèi)蘊和本質(zhì),他們是相反而相通的。
作者寫這部小說雖然影射的是當時奧匈帝國的司法制度的'內(nèi)幕,諷刺了法的荒誕,揭露了資本主義官僚機構(gòu)的腐敗,但對于我們?nèi)缃竦乃痉ㄖ贫纫灿蟹浅4蟮木咀饔。從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程序正確的重要性,缺少了程序,一切的司法活動不免顯得有些慌亂無章。
程序的正義保證審判程序的公正性、合理性,確保被告人等的訴訟權(quán)利得到維護,可以使裁判者從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認識案件事實真相,從而實現(xiàn)公平的定罪和量刑。保證刑事審判程序的公正性,可以準確、及時地懲罰犯罪,維護社會的良好秩序。公正的審判程序無論是否有助于公正裁判結(jié)果的形成,它都具有一種獨立的意義:使那些受裁判結(jié)局直接影響的人與代表國家進行追訴和裁判的司法官員一起,擁有平等的訴訟主體地位,能夠平等地進行理性的辯論、說服和交涉,并對裁判結(jié)果發(fā)揮積極的影響和作用,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官方對自己命運的判定,消極地聽從國家權(quán)力機構(gòu)對自己權(quán)益的處置,由此使其作為人的尊嚴得到承認和尊重。
《審判》讀后感2
《審判》是奧地利猶太作家弗蘭茲·卡夫卡的作品?ǚ蚩ㄓ1883年生于布拉格的一個商人家庭,于1901年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化學、文學和藝術(shù)史,之后改學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ǚ蚩◤1908年起供職于工傷事故保險公司,一直到之后因肺結(jié)核離職休養(yǎng)。他一生經(jīng)歷了三次訂婚,三次解除婚約。1924年,卡夫卡因肺結(jié)核而去世?ǚ蚩ㄉ澳瑹o聞,很少發(fā)表作品,去世以后,他的作品卻引來了全世界的轟動,被視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先驅(qū)與大師,對后世產(chǎn)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美國》《審判》、未完成的《城堡》以及《變形記》等短篇小說,作品里充滿了象征意味,色彩荒誕而夸張。父子矛盾與家庭矛盾、小職員生活中的荒唐、現(xiàn)代人所經(jīng)歷的孤獨與異化都是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題。
《審判》首版于1925年,小說講述了一家銀行的高級職員約瑟夫·K經(jīng)歷了一場荒唐審判、并最終因此喪命的故事。在約瑟夫·K三十歲生日的早晨,他一醒來,就發(fā)現(xiàn)有幾個陌生人闖進了自己的出租屋,并突然無緣無故地宣布他已經(jīng)被捕了,但他卻想不出自己有過任何值得受到控告的過失,也想不出是誰控告了他。被捕以后,他的行動自由并沒有受到限制,他可以繼續(xù)自己的正常生活,繼續(xù)日常的'工作、戀愛。但被捕的念頭依然給他造成了困擾,認定自己必須解決這一難題,在法庭上,他堅持聲稱自己無罪,并控訴在法庭的行動后面有一個龐大的機構(gòu)在活動著,這個機構(gòu)腐朽愚蠢,草菅人命,它的存在只是為了誣告清白的人們,對他們進行審訊。之后,K得知,只要開始審判就意味著自己被認定為有罪,無法得到寬恕。于是他不斷試圖反抗法庭,四處求人,他們都承諾要幫助他,但一切都被證明為徒勞的。最后,K在自己三十一歲生日的前夕,在依然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罪的前提下,被兩個劊子手帶到采石場,像一條狗一樣被處死了。
《審判》以充滿象征和荒誕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出了在現(xiàn)代資本主義社會里,作者對國家法制機器的不滿與批判,展現(xiàn)出了小人物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異化與荒唐困境。同時,這部作品也與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展現(xiàn)出了卡夫卡關(guān)于自我審判與自我罪感的一些觀點。
《審判》讀后感3
30歲的銀行高級職員K先生陷入一樁莫名其妙的案子中,他不知道原告是誰,也不知道被指控何罪。他開始時是驚訝,以為是別人和他開玩笑,配合一下也無妨;然后是蔑視,沒犯罪怎么會陷入訴訟?到后來,他完全陷入其中,他被各種暗示牽引著,仿佛真的犯了罪,仿佛應(yīng)該被指控。于是他求助法警、法官,他們的老婆,情人,甚至給法官畫像的畫師,看門人、牧師,等等法院受托人,他全部精力都用來擺脫這個案子,最后卻發(fā)現(xiàn)根本無法擺脫,自己像甕中之鱉,完全被困住了。只要法院愿意,他隨時都會被逮捕、審判、處決,除非,他甘愿永無止境地和法官私下處理關(guān)系,連法官身上的虱子他也要和它混熟,和它處理好關(guān)系……他跌落到了一個巨大的黑洞里,永無自由之日。
卡夫卡的K先生應(yīng)該就是他自己,私以為K是他對自己的簡稱,他窺見到了生活的另類實質(zhì)——每個人都在這個荒誕的世界里荒誕地活著,像一條狗一樣,不知道為什么那樣做,卻不得不那樣做。
讀《審判》,就像做了一個荒誕的夢,一個困苦不堪的夢,一個拼命也醒不來的夢,無法脫身,沒有邏輯,很不真實,卻把你深深困住,你已束手就擒,只能跟著它走,除此之外找不到一個出口。
讀《審判》,自始至終如鯁在喉。腐敗且無處不在的法院系統(tǒng),就像這個強加給你的世界。你沒罪嗎?很快就有了,只要大家都說你有罪,你很快就認為自己有罪。你蔑視嗎?很快就不蔑視了,只要把你限制在里面,你就成了它的`一部分。據(jù)說貓在吞吃老鼠之前會先玩弄一番,K先生就是那只老鼠,貓給它希望可以逃脫,讓它逃一會兒。
然后就想到了一個問題:當一個人被認定為精神病人時,他很難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到最后,K先生耗盡了所有的力氣,連反抗都懶得反抗,任憑不知道什么人處決了自己。
精神之路是一條幽暗之路,連卡夫卡都說:這里太黑,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但多數(shù)人并不會走那么深,他們像《審判》中的守門人、畫師、法警、法官以及法官們的情人們一樣,不求甚解地過了一生。是他們欺騙了世人,還是世人欺騙了他們,眾說紛紜。他們也不在意。他們只知道,只要“K先生們”存在,他們就有存在的價值,就有薪水度日。
世人都是“K先生”,讀《審判》,知生死。
【《審判》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大自然的審判小升初作文1200字以上06-18
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任前承諾書05-04
《東京審判》觀后感范文09-05
《東京審判》觀后感1000字03-18
電影東京審判觀后感800字以上05-01
簡愛讀后感的 《簡愛讀后感》02-03